close
又要換新版身份證了,為了要不要捺指紋歸檔吵了一番,現在剩下重新拍大頭照這件事。拍照事小,拍一張要放在皮夾好多年的大頭照,還要每次拿出來自己看了不煩,算是一件大事吧。
這輩子第一張大頭照應該是十四歲可以領身份證實拍的,奇怪,完全想不起來那張照片長怎樣。當時住基隆,應該是媽媽帶著上街去相館拍的。
十五歲,國中要畢業了,學校為了編輯畢業紀念冊,找了照相師傅來學校,在一間空教室,擺出相機與燈光,全班排隊,一個輪一個,坐到教室中間椅子上拍照。國三女生、西瓜皮頭、制服、沒有修過的照片,真是難看的要命。
五專要畢業時,又來了,畢業紀念冊要交大頭照。還好,只規定穿制服拍,可以自己挑照相館。那時家已搬到台北,出了住家巷子,大馬路上就有照相館。因為鄰近有一家電視公司,這照相館櫃檯的玻璃墊下擺了許多電視明星歌星的大頭照作為號召。那時的大頭照好像只有一吋大吧,小小的黑白照,加上老闆的修片功夫,拍了包君滿意。
後來因為辦護照、身份證改版、辦簽證等等需要,總是隔個幾年就發現必須拍大頭照。在還是黑白大頭照的年頭(生活照早已經彩色了),有一次拍照時化了粧,洗出來白臉紅唇的黑白對比,天哪,簡直像民國二十年的明星照,從此知道要素顏拍黑白照。隨著時代進步,證件照歷經「必須黑白」,到「接受彩色」,到「必須彩色」的各種變化。拍彩色照的經驗是最好別素顏,稍化點粧多少可以減輕老闆修照片的辛苦。
前幾年發現一件事,家附近那家老牌的照相館不見了,老闆移民了。哪邊可以拍到滿意的大頭照呢?百貨公司裡的自助快照機,勉強可以可以打發他國的簽證要求,但是頭太小不能當證件照。照片沖印店也提供證件照服務,但是不修片,洗出來真是「我的媽呀」。終於開竅走進婚紗攝影店,原來他們也拍證件照,也修片,雖覺得效果不如以前那家老店,但也開始反省是自己老了不好修了。
身份證一用大概十來年,護照以前時效短,現在也可以用十年。就因為現在拍個大頭照這麼難令人滿意,幾年前,我剛巧發現護照過期、身份證的記事攔已經填滿,就去婚紗店拍個大頭照,一次把護照與身份證都重新辦過。
去年聽說身份證全國改版重領,第一個念頭是「煩,又得拍照」。那時說是七月開始要換證,我剛好五月要出國必須拍簽證照,於是去拜訪那家婚紗店,想來個一魚兩吃。其實一看到攝影師不是當年那位,而坐在櫃檯的小姐搖身一變就是攝影師,我就應該走人的。總之,一週後我去取照片,她很熱心解釋那是新身份證規格的照片,內政部規定不能修片等等...我心理已經在罵人了。這年頭要去哪裡找合格的攝影師,雖不要求把我拍成大明星,也別讓我覺得比照鏡子還難看吧。
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學生證上的照片是在學校拍的,學校資源比較多,會有一個打著柔柔燈光的攝影室,拍好後隔幾天直接做成證件發出來。我沒有駕照,但也是可以去監理處辦一張身份證,那就粗魯多了;直接站到一個柱子前面,拍出一張像犯人一樣的照片,直接做成證件發出來。台灣也有人這樣辦。幾年前,去一家大公司上班,報到那日,去人事部讓他們用數位像機拍張照片,然後直接做成員工識別證發給你。
這種「實境」照片通常不可能美,不過大家都一樣也就無所謂。不知內政部怎沒想到這一招。
兩個月前,發現一家新開的照相館,從落地玻璃牆看進去,只有櫃檯、小小攝影區、書桌、電腦,營業項目寫著電腦輸出海報、沖印等等。看起來像是一家公司設的一個點,想必是因為這一波全民拍照的商機,應運而生的。
終於有一天,我鼓起勇氣走進去,僅有一位女生看店。我梳梳頭補補粧,由她幫我拍照,不像傳統攝影師傅會一直來擺弄你的坐姿與頭頸,她很輕鬆的按了三次快門。然後拿出儲存碟,坐到電腦前,把三張照片打開來,要我湊在旁邊看。她把照片拉近,哇,這照片解析度真高,我們自己照鏡子都看不清的小斑小點全現了形。不擔心,她說會修掉那些斑點,還會把抬頭紋與眼鏡在鼻樑壓出的印子修掉。我發現第三張的頭有點歪,她說也可以把頭修「正」。
最後,她問我有沒有不滿意,可以再拍,我看那三張既然都差不多,再拍三張也不可能變成蕭薔或劉嘉玲,就算是滿意了吧。隔天去取回照片與光碟,果然是修的臉皮光滑,比剛拍下來的原始模樣改善許多。政府公告的新身份證照片規則洋洋灑灑,好像有一條是不能修片。可是,依照我此次經驗,政府公告的那張樣板照一定是修過的數位相片。
經過這次折騰,我了解了,別再去找使用傳統相機的師傅拍證件照,專業的傳統攝影師可能還不上一位可以操作電腦編輯軟體的技師呢。
這輩子第一張大頭照應該是十四歲可以領身份證實拍的,奇怪,完全想不起來那張照片長怎樣。當時住基隆,應該是媽媽帶著上街去相館拍的。
十五歲,國中要畢業了,學校為了編輯畢業紀念冊,找了照相師傅來學校,在一間空教室,擺出相機與燈光,全班排隊,一個輪一個,坐到教室中間椅子上拍照。國三女生、西瓜皮頭、制服、沒有修過的照片,真是難看的要命。
五專要畢業時,又來了,畢業紀念冊要交大頭照。還好,只規定穿制服拍,可以自己挑照相館。那時家已搬到台北,出了住家巷子,大馬路上就有照相館。因為鄰近有一家電視公司,這照相館櫃檯的玻璃墊下擺了許多電視明星歌星的大頭照作為號召。那時的大頭照好像只有一吋大吧,小小的黑白照,加上老闆的修片功夫,拍了包君滿意。
後來因為辦護照、身份證改版、辦簽證等等需要,總是隔個幾年就發現必須拍大頭照。在還是黑白大頭照的年頭(生活照早已經彩色了),有一次拍照時化了粧,洗出來白臉紅唇的黑白對比,天哪,簡直像民國二十年的明星照,從此知道要素顏拍黑白照。隨著時代進步,證件照歷經「必須黑白」,到「接受彩色」,到「必須彩色」的各種變化。拍彩色照的經驗是最好別素顏,稍化點粧多少可以減輕老闆修照片的辛苦。
前幾年發現一件事,家附近那家老牌的照相館不見了,老闆移民了。哪邊可以拍到滿意的大頭照呢?百貨公司裡的自助快照機,勉強可以可以打發他國的簽證要求,但是頭太小不能當證件照。照片沖印店也提供證件照服務,但是不修片,洗出來真是「我的媽呀」。終於開竅走進婚紗攝影店,原來他們也拍證件照,也修片,雖覺得效果不如以前那家老店,但也開始反省是自己老了不好修了。
身份證一用大概十來年,護照以前時效短,現在也可以用十年。就因為現在拍個大頭照這麼難令人滿意,幾年前,我剛巧發現護照過期、身份證的記事攔已經填滿,就去婚紗店拍個大頭照,一次把護照與身份證都重新辦過。
去年聽說身份證全國改版重領,第一個念頭是「煩,又得拍照」。那時說是七月開始要換證,我剛好五月要出國必須拍簽證照,於是去拜訪那家婚紗店,想來個一魚兩吃。其實一看到攝影師不是當年那位,而坐在櫃檯的小姐搖身一變就是攝影師,我就應該走人的。總之,一週後我去取照片,她很熱心解釋那是新身份證規格的照片,內政部規定不能修片等等...我心理已經在罵人了。這年頭要去哪裡找合格的攝影師,雖不要求把我拍成大明星,也別讓我覺得比照鏡子還難看吧。
在美國讀書的時候,學生證上的照片是在學校拍的,學校資源比較多,會有一個打著柔柔燈光的攝影室,拍好後隔幾天直接做成證件發出來。我沒有駕照,但也是可以去監理處辦一張身份證,那就粗魯多了;直接站到一個柱子前面,拍出一張像犯人一樣的照片,直接做成證件發出來。台灣也有人這樣辦。幾年前,去一家大公司上班,報到那日,去人事部讓他們用數位像機拍張照片,然後直接做成員工識別證發給你。
這種「實境」照片通常不可能美,不過大家都一樣也就無所謂。不知內政部怎沒想到這一招。
兩個月前,發現一家新開的照相館,從落地玻璃牆看進去,只有櫃檯、小小攝影區、書桌、電腦,營業項目寫著電腦輸出海報、沖印等等。看起來像是一家公司設的一個點,想必是因為這一波全民拍照的商機,應運而生的。
終於有一天,我鼓起勇氣走進去,僅有一位女生看店。我梳梳頭補補粧,由她幫我拍照,不像傳統攝影師傅會一直來擺弄你的坐姿與頭頸,她很輕鬆的按了三次快門。然後拿出儲存碟,坐到電腦前,把三張照片打開來,要我湊在旁邊看。她把照片拉近,哇,這照片解析度真高,我們自己照鏡子都看不清的小斑小點全現了形。不擔心,她說會修掉那些斑點,還會把抬頭紋與眼鏡在鼻樑壓出的印子修掉。我發現第三張的頭有點歪,她說也可以把頭修「正」。
最後,她問我有沒有不滿意,可以再拍,我看那三張既然都差不多,再拍三張也不可能變成蕭薔或劉嘉玲,就算是滿意了吧。隔天去取回照片與光碟,果然是修的臉皮光滑,比剛拍下來的原始模樣改善許多。政府公告的新身份證照片規則洋洋灑灑,好像有一條是不能修片。可是,依照我此次經驗,政府公告的那張樣板照一定是修過的數位相片。
經過這次折騰,我了解了,別再去找使用傳統相機的師傅拍證件照,專業的傳統攝影師可能還不上一位可以操作電腦編輯軟體的技師呢。
全站熱搜